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育科研  研究论文

“双减”背景下陶行知“生活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沈梦丽)

“双减”背景下陶行知“生活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单位:昆山市花桥国际商务城聚福幼儿园

作者:沈梦丽            邮编:215332

摘要:幼儿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幼儿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教育内卷的时代结束了,考验孩子真正竞争力的时代开始了。“双减”政策不仅是为了减轻孩子们肩上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真正引起我们对幼儿自我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的重视“六大解放”思想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理念,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要培养“真善美的活人”。这与当下“双减”政策不谋而合,即让孩子从日常的书本中解放出来,引导幼儿亲近大自然、接触大社会,变成鲜活、开放且灵动的孩童。笔者认为,要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和课程、游戏等认知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自然状态之下主动获得发展。

关键词:幼儿;生活教育;“双减” ;陶行知;

引言:对很多父母来说,双减政策意味着就没有外力的干预了,没有外力干预下的孩子,孩子真正的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孩子进入集体学习与生活的第一站,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出探究创造、开放自律、自信快乐、自我构建的人格、品质和习惯,才是奠定孩子未来真正竞争力的基石。因为,坚持给孩子一个真实快乐的童年,让他自由飞翔和探知才是最重要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不是成绩,而是“人生脚本”。

一、“双减”背景下的“生活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提倡生活和教育的有效融合,学校也会转变为社会。幼儿园教学活动可以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园教育与幼儿生活的高度融合,拓展幼儿的阅历,提高幼儿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双减”政策之下,排除了外加的干预,儿童最根本的竞争力不来自他处,而是来自于孩子自身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与“实践(行动)”的“双增”,但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将孩子的天性压制,空间压迫,导致孩子没有生活,也缺乏实践。解放孩子的天性,创造孩子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有生活与实践,实现好的教育成果。我们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幼儿离开熟知的家庭来到人生中第一个社会群体幼儿园,他们原有的生活习惯被打破,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了集体生活。在集体中,孩子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孩子在集体中的地位取决于自己在集体中的表现。幼儿园孩子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日常生活,他们在生活中与环境互动,获得认知,提高动脑动手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盥洗、排泄睡眠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以及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陶行知也认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对幼儿的教育,应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教育,获得成长。那么,怎样在“双减”的政策下对幼儿进行生活教育呢?

二、将生活融于课程之中,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教育内容,需要教师去挖掘,去带领幼儿在实践中提高认知。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所以在自理能力方面比较薄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将自理能力的培养融于课程之中,让幼儿系统的学习,便于幼儿更快更好的掌握生活的技能技巧。

1.将生活的技巧融于儿歌故事,增长幼儿见识。

例如:小班幼儿不会洗手,有的只是将手浸湿,洗的很不干净。教师可以将洗手的方法与步骤编进儿歌里,便于幼儿边说儿歌,边根据儿歌内容,掌握洗手的技巧。运用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中,孩子们通过欣赏故事懂得了砖瓦房比木头房子和稻草房子更结实的道理。在故事《小河马拔牙》中,孩子们掌握了糖吃多了会蛀牙这一知识,从而约束自己少吃糖,坚持刷牙才能让自己更健康。

2.直接传授生活知识,便于幼儿提高认知。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本质和教育一样幼儿的一日生活都可以成为课程,孩子的日常活动可以是孩子教育过程中最好的素材。从教育生活的关系上说:生活決定教育。从有效度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活中常常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对于这些教师要明明白白告知幼儿,哪里危险,地震时应该躲在哪里更安全;打雷时,不能躲在大树下面,容易触电;校园里哪里有安全隐患,玩耍时需要注意,上下楼梯要小心,玩滑梯不能推人等等。生活中的知识还需要教师的随机教育与引导。比如,天气热了,教师要提醒幼儿脱衣服,太阳暴晒时,提醒幼儿及时躲到阴凉处,避免晒伤。玩沙后需要及时拍打衣服上的沙子,及时洗手。户外游戏结束时,要及时整理好游戏材料,不落下任何一件玩具。幼儿的对生活常识的了解源于教师的日常引导,重在生活中的点滴教育、随机教育与系统性教育内容,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三、将生活融于游戏之中,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直接经验

游戏在幼儿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生活中难以掌握的内容,与幼儿喜爱的游戏相互融合,让幼儿顺其自然的接受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强调了生活化教育的重要性,《纲要》同样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区域活动,增强幼儿体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生活化游戏活动中,幼儿通过生活游戏的实践可以获得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经验,将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其次,生活教育能够给幼儿园带来更多的游戏资源,让幼儿园开展游戏教学的形式更加丰富化、多元化,例如提供一些砖头稻草、树枝等生活材料,让游戏材料更加多样种类更加齐全,幼儿可以借助这些自然生活材料自由创作搭建人物或者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创造新的游戏方法,获得丰富的游戏体验。

1.游戏中学习生活技巧

例如:有的幼儿不会系鞋带,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将制作的系鞋带示意图和模拟的鞋子样板,放置在操作区域,便于幼儿随时随地学习系鞋带。系鞋带是一项很重要的入园训练活动,目的是让幼儿更快更好的掌握自理能力,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其他像在游戏区“串项链”,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比如在小黄人超市”的教学中,孩子们利用多种生活材料建立起了一个“缩小版”的生活超市,一位孩子扮演收银员,其他孩子扮演顾客,构建出一个真实的超市购物情境,孩子们在情境当中自由购物,自由挑选,其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其次,为增强购物超市的真实性,教师还可以用纸做为“货币”,让孩子们学会认识货币,并真实还原“收银”的环节,孩子们既能收获巨大的快乐,也能学会换算人民币。通过其他游戏“烧烤店“娃娃家”、“小医院”、“理发店 ”等等让幼儿在角色体验中,学习做饭、招待客人,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交往的技能。

2. 游戏中获得生活经验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他们发展各样不同,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生活小竞赛,让幼儿在自己擅长的方面,感受成功,增强自信。例如,组织动手能力比赛穿衣服,一样的校服,比一比穿得又迅速又整齐。开展吃饭比赛,看谁吃的又快又好,碗里最干净。开展穿鞋子比赛,看谁能正确分清鞋子的左右,穿得快又正确。孩子们好胜心强,他们会努力找差距,向着目标不断努力。

四、将生活融入社会实践之中,有利于幼儿体验社会规则

陶行知认为,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脚、双手、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获得自由,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人最终要走向社会,幼儿是社会的一份子,教师要带领幼儿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感受人们职业的不同,感受社区文化的丰富,体验生活中的交通规则、礼仪教育等。

1.自主进餐中树立规则意识

集体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约束,由于幼儿人数较多,在自主进餐环节,中大班的幼儿都要按照顺序排好队伍,依次拿取碗筷,任何的插队,都会弓|起大家的反感。幼儿在这样的集体生活中,不断感受规则,体验规则,从而进一步认识规则的重 要性。

2.社会实践中遵守规则秩序

例如,幼儿在过马路的时候,必须要提醒幼儿走斑马线,同时遵守交通规则,将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 任何的逾越规则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在社区文化馆、图书馆中,幼儿要遵守安静看书的规则,不吵闹,任何的喧哗都可能使自己被赶出文化馆、图书馆。在参与社区美景时,要遵守不乱扔垃圾、不乱拔树木花草的规则。

五、教育的启发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素养和能力为中心,而不单单只是看中知识和考试,要能够看到超出’分数’本身的东西,才能获得好分数。”正如陶行知先生的教学逻辑先是“做什么”“教什么”,最后才是“学什么”作为教师,我们更重要地是关注幼儿的内心世界,而非幼儿的成绩。

俗话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真正的教育,是尊重孩子的选择,把孩子的选择放在第一位,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教师是儿童成长背后的支持力量,教师能够读懂儿童,能够解读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并给予恰当的帮助,有效地帮助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让每个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优秀的自己。用爱对待每一个孩子,蹲下来和孩子对话,尊重和解读孩子的需求,解读孩子各种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心理,遵循和顺应科学的教育规律和儿童发展规律,引导孩子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处理面对的情况,成就快乐儿童。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教育的本质不会变化,一定是倾向于内在的东西。把握教育本质,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引导孩子拥有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习惯,内在自驱力得到充分激发,一定能成为他适应未来世界的有力武器和法宝。培养孩子未来所需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就是为孩子的人生脚本挑选了一个最佳版本,也是化解“双减”政策当下教育焦虑的最“保险”的做法。

参考文献:

[1] 胡雪、郝春东.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 2020(06)

  [2] 杨兆山、陈煌.“双减的对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

[3] 张晨辉.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幼儿园教育思考[J].幸福家庭. 2021(12)

 


  • 文章录入:guwy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