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育科研  学期汇报

家庭亲子阅读心得

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二宝妈,我来简单聊一下我家在亲子阅读方面的一些心得,是交流,是总结,更是相互学习,姐姐4周半,弟弟2周,爸爸工作日8.30到家,所以,艰巨又繁琐的任务就落到了我一个人的头上,好在我对这项任务充满期待!

 

 周岁之前,除了黑白卡片,更多的是播放一些音频,为此还特意开了一个全民K歌账号,专门为姐姐录制歌曲,自己也会编一些简单的口水歌唱给她听,用姥姥(外婆)的一句话说就是“让你说的我听着都烦”,一周岁之前,重注输入,不停的在她耳边说,起床,穿衣,拿快递等等,反正嘴巴就是不要停。周岁到两周岁,没有买《小鸡球球》之类畅销绘本,当时的我对于绘本还没有什么概念,行为习惯,童话故事类读得比较多,好在每天坚持读。两周岁到三周岁,认识了绘本妈妈海桐,开始跟着她买绘本,读绘本,唯一遗憾的就是读过的书没有记录下来,虽然它们依然躺在我家的书架上,可是,如果让我举例读了什么书,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建议用小花生记录每天的阅读内容,如果某天忘记记录了,还可以补打卡。三周岁至今,进入集体生活,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妈妈创建了集善社区童蒙悦读读书会,一年下来,集体共读了57本书,亲子共读每天仍在坚持,疫情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这也是读书最多的一段时期,根据我们家阅读情况的简单介绍,我总结了几个我家亲子阅读的关键点,经验谈不上,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相互借鉴。

 

一、嗅觉灵敏,抓住孩子的阅读关键期,立刻马上行动

一周岁以前,以输入为主,积累多了,总会有惊喜出现,依然记得那句奶声奶气的“大熊,你快下来”,两周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各种“作”时时伴随,当举起小手要打人的时候,我选择了美国经典行为养成绘本系列,不断的重复小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而是用来握握手的,有时候妈妈说十句真的不如绘本中的一句台词去年,某天放学回家背了几句三字经,在此之前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她告诉我妈妈我要学《三字经》,立刻马上下单买回家一起读,趁着那股劲没有下去,立刻马上行动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只要孩子有求,我们当必应,读了She get's in her den”,小朋友也要搭建一个den”,父母的及时回应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她的重视,还能拓展对绘本的延伸与理解疫情期间,我们读的最多的一本书是《凯琪的包裹》,这是海桐推荐的一本书,背景是二战以后,荷兰的一个小镇满目疮痍,一个叫罗西的美国小姑娘帮助荷兰一个叫凯琪的小姑娘,从一双袜子开始了他们的故事,这跟抗疫初期,全国各地众志成城援助武汉如出一辙,我相信,等他们长大了想起2020年的春节,一定会想起罗西和凯琪的故事,特定的情境,可以配合相应的绘本来帮助小朋友理解不可言说的心境。关键期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需要我们家长拥有灵敏的嗅觉,闻到那么一点点气味,立刻行动起来,又或者根据生活情景创造阅读机会,帮助他们来理解所发生的事情。

 

          

根据英文绘本搭建的den

 

 

二、抓住任何可以利的机会,创造阅读输出渠道

输出是检验输入成效的科学渠道,为此,我们家庭积极参与花桥图书馆的讲故事比赛、集善社区的阅读活动等只要年龄达标,我都会带她参加,三周岁的时候去康桥国际学校看过一次《十二生肖》的舞台剧,从此,周末清单里又多了一项舞台剧,读过《小红帽》,看过《小红帽》,还演过《小红帽》,当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跌落凡间,受益最多的一定是孩子,很荣幸去年参演了安全护卫主题的舞台剧《小红帽》,为了陪娃一起玩,没有舞台经验的我也去客串了一下大灰狼的角色,只有自己体验过才知道,一出舞台剧,哪怕是路人甲,要考量的也很多,人物的内心独白,人物的表情,乃至人物一个动作都要揣摩很久,私认为舞台剧也是阅读输出渠道的一种,演绎,不仅提炼的是对文本的理解,更是对文本的重塑。在性教育启蒙绘本中,我们设计了一个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环节,这一环节据说在后来的亲子读书过程中,小朋友们一直在演绎,不管是男孩女孩,可见,演绎对小朋友的影响之大。

 

 

         

花桥图书馆讲故事系列活动

 

 

        

舞台剧《小红帽》片段

 

 

 

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

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绘本神坛到现实生活

读了《黄河》这本书,小朋友对黄河沿岸的大雁塔产生浓厚的兴趣,爸爸立刻马上买票去看大雁塔;疫情期间,我们一起共读了中国神话绘本《神农尝百草》,小朋友知晓了神农架,我们约定等疫情结束去神农生活过的地方探险,当书中的主人公从画中走出来,小朋友对事物的理解又会更近一层,这里,我又提到了小朋友的兴趣点,在他们兴趣最浓厚的时候父母给以推力跳一跳就会够到桃子,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我们理当优先选择小朋友感兴趣的土地丈量,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如此循环反复,小朋友对世界的感知能力也会在无形中增强,世界那么大,我们应该去看看,在脚步没有到达那片土地之前,灵魂可以先行一步,这就是阅读的力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读了《蚕豆大哥的床》,我们会一起把蚕豆、毛豆、荷兰豆、花生等书中的主人公请到现实生活中来,或许,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吃过这些蔬菜,可是我们又很少有机会把这些豆类放在一起横向观赏,绘本给了我们机会,阅读给了我们思路,闲暇之余,编一个小小的舞台剧,给书中的主人公配音,这何尝不是对文本的理解?思路总会有的,只要我们用心

                 

大雁塔,我来了

 

 

                

四、结交学科领路人,学习绘本阅读方法

每个人的账户里都躺着几个大咖我也不例外,线上有关注公众号绘本妈妈海桐(好书推荐,当当、京东优惠)、陪伴扎记(好书推荐,读书方法论)、安潇(宝藏女孩,疫情期间《写给孩子的新型冠状病毒》绘本创作者线下有壹蓓子共探绘本的小雪老师,这些优秀的人儿(妈妈)在阅读路上带给我很多启发,在没有遇到小雪老师之前,我不知道什么叫“画说”,也不知道什么是“爆米花式教学法”,自从邀请小雪老师来我们读书会上了一堂《跑跑镇》的探究课,我知晓了“画说”这一方法,后来的阅读过程中,小朋友开始尝试画说绘本,比如,读了《嫦娥奔月》,她会画一幅嫦娥奔月的画,虽然很普通,也没有什么技巧,但这就是此刻这本书对她绘画思路的影响,读了《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她会在她的画里加上“禁止男生入内”字样,读了《布谷先生的房子》,她会用乐高积木搭一套房车,艺术都是相通的,绘画也好,乐高也罢,都离不开对文本的把握偶尔她也会画一套自己的绘本故事,当然这些素材都来源于她从绘本阅读中汲取的营养,除了阅读方法,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父母对阅读这件事的认知,走出来,多学习一些阅读技巧,结交一些优秀的父母,或许灵感一现就能敲开小朋友的另一扇心门

    

   根据《布谷先生搬家》搭建的积木

 

根据《布谷先生搬家》画的房车

 

五、亲子陪伴,认知世界一起走

上帝对女人特别眷顾,他给了我们重新塑造自己的机会——那就是成为妈妈,当妈以后,最开心的莫过于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绘本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可以读小时候想读没有读过的书,可以玩小时候想玩没有玩过的游戏,还会回忆起我们小时候是如何期待父母怎么对待我们,读书可以让我们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待他们,治愈与被治愈,妈妈这一角色给了我们机会,小时候一动手就害怕的我开始尝试给她的芭比娃娃做小裙子, 学了N久才会点火的我开始学着做美味佳肴,当妈以后,解锁了一切不可能,新技能不是在路上就是在来的路上,虽然我不是完美妈妈,但亲子阅读,打开了我的视野,我仿佛又拥有了孩童般纯真的眸子,我愿意跟她一起感知世界,愿意跟她一起学习“how are you,往后余生,请多多关照那个爱发脾气的同桌。

以上,是我在亲子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感悟,经验谈不上,但愿能给你一些启发,时光不语,让我们一起静待花开。

 

 

 


  • 文章录入:guwy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