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育科研  实践课例

中班语言《动物的雨伞》

一、目标预设:

1.在看、想、说的过程中,理解飞、爬、跳等动词,学习朗诵儿歌。

2.能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仿编儿歌,并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述。

二、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在看、想、说的过程中,理解飞、爬、跳等动词,学习朗诵儿歌。

难点:能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仿编儿歌,并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述。

三、设计理念:

根据中班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有限,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而儿歌的学习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增强幼儿学习的记忆力,帮助幼儿掌握语音、语调、节奏感,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动物的雨伞》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分别描绘了小鸡、蚂蚁、青蛙、蝴蝶这些小动物在遇到下雨时,开动脑筋想出的各种躲雨的好办法。这些小动物恰似一群天真、活泼、好动的孩子,充满了无限的欢乐与生机。这首诗语言质朴、清新,重复性的结构形式朗朗上口,便于幼儿记忆和仿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引导幼儿看图尝试创编,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从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我设定了此次的课题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以情景引入,引出活动主题。

1.宝宝们,我们一起去森林里做游戏吧,请你找个位置坐下来。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我们一起看看有些谁?(引导幼儿用“有……有……还有……”讲述。)

小结:用“有……有……还有……”说一句完整的话,再请一个幼儿讲述。

2.这时,天空中飘来了一大片乌云,快要下雨了,小动物该怎样避雨呢?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想想办法好吗?(请幼儿个别讲述。)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好听的儿歌,听听儿歌里的小动物是怎样避雨的。(教师配乐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3.在儿歌里小鸡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我们为小鸡的伞取个名字(大树伞)请小朋友把这句话说完整

4.小蚂蚁把什么当作伞?我们给小蚂蚁的伞取个名字。

5.小青蛙把什么当作当作伞?它的伞叫什么名字?

6.蝴蝶把什么当作伞呢?请你用儿歌里的话来回答。

(三)再次欣赏儿歌,理解部分动词,学习朗诵。

1.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儿歌,想一想这些小动物是怎样到自己的伞下的?

提问:

1)小鸡,师:小鸡是怎么到自己的伞下的?用儿歌里面的话来说。

教师小结:儿歌里面是这么说的,小鸡走到大树下,撑起一把大树伞。(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2)蚂蚁,师:蚂蚁呢?请你老师刚才一样一边做动作,一边用儿歌里面的话说。(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3)青蛙,师:青蛙呢,谁也来学一学,做一做?(个别幼儿边念边做动作)。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幼儿从座位上来到活动室中间)。

4)蝴蝶,师:小蝴蝶又是怎样到自己的伞下的?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引导幼儿边飞边说,飞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2.出示图谱,完整朗诵。

师:我们一起看着图谱把儿歌念一遍。

两遍(一遍教师引导,一遍幼儿自己念,教师做动作提示)。

3.分角色边表演边朗诵。

1)师:瞧!老师把大叔、小草、荷叶、花朵请到了教室里,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许多图片,请你把他拿出来,贴在自己的衣服上,看看你扮演的是什么小动物。(教师把小鸡贴在衣服上),老师扮演的是谁?(小鸡)宝宝们,快到老师身边来,我们一边大声的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念到什么小动物,什么小动物就赶快去避雨吧,想一想他是怎么去的。

4.教师引导幼儿念儿歌,念到不同的小动物小朋友们就去相应的地方避雨。

宝宝们,我们都累了,回到座位上休息一会吧。

(四)创编儿歌。

师:宝宝们,森林里还有许多小动物,瞧:还有谁?请你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把话说完整。(森林里有小猴,有小兔,还有小鱼。)

1)小猴会去什么地方避雨,他又是怎么去的,你能不能用儿歌里面的话来编一编。请个别幼儿讲述,再集体讲述。

2)小兔呢?请个别幼儿讲述,再集体讲述。

3)小鱼呢?请个别幼儿讲述,再集体讲述。

五、结束活动

师:宝宝们,小动物都找到了避雨的地方。天晴了,小动物们又出来玩了,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在森林里跳舞吧。(请宝宝到老师身边,集体跳舞,然后慢慢地退场)


  • 文章录入:guwy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