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育科研  研究论文

探析创造教育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探析创造教育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摘要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这是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陶先生最珍爱小孩,最懂得小孩内心深处的情感。陶先生在深刻了解儿童的生活,充分研究儿童的兴趣爱好后,惊奇地发现了儿童常被大人轻视的长处,他赞赏孩子的创造力。美术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表达内心世界最直接的一种方式。美术活动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培养幼儿创造精神的最好的活动之一。

关键词:创造活动 幼儿美术 教育

一、开展创造教育在美术活动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解放孩子的思想,使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身体,使他们能动;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尽情的玩,尽情的画,说出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精彩神奇的理解,创造出五彩斑斓的儿童画。随着,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深入和普及,我们普遍认识到首脑并用的重要性,但在平时的教育生活中,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怎样发挥幼儿首脑并用的价值,发挥人的个体价值缺乏足够认识。于是我在学习了有关陶行知理论后,尝试着以首脑并用理论为抓手,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力争发挥其创造性。

二、创造教育在美术活动中的实施途径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认识孩子有力量,有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头脑,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小孩子有动手机会,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晴,使他们能看; 解放儿童的嘴,使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使他们能说; 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大社会中去……”。

  传统的美术活动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画什么和怎么画都是教师规定,压抑了幼儿的创造力,要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童心自然流露,充满激情地自由创作,我们就应该转变以往的“要我画”为“我想画”。“想不想”是幼儿艺术创造活动的内驱力,教师要为幼儿大胆地想,富有个性地表现创造条件。在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引领下,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要以此为目标进行积极尝试与探索。

1.解放孩子的头脑,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想”

  绘画是幼儿心灵的窗口,它反映幼儿内心的情感世界。教师要善于理解、接纳、欣赏幼儿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要善于为幼儿创设想画、敢画、愿意画的氛围,帮助他们大胆地表现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

2.解放孩子的双手,支持他们“富有个性地表现”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的,幼儿美术创作受思维的符号性和自我中心性影响,往往凭直觉表象而进行,因此,具体美术操作活动对促进幼儿发展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十分必要。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希望保育员或先生跟爱迪生的母亲学,让小孩子有动手的机会”。可见,多给幼儿动手的机会,让幼儿手和脑并用,是培养创造力必要的途径。

 3.解放孩子的嘴,提高他们自我表达的能力

   “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我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给幼儿问的自由,让幼儿从问题的解答中,增进有关美术的知识;给孩子讲的机会,让幼儿能充分地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利于教师读“懂”孩子的作品,引导孩子继续创造,积极引导幼儿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自评和互评中提高审美能力。让每个孩子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增强创作的自信。总之,教师要给幼儿以充分的机会,让幼儿积极地提问,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所想、所感。

4.解放孩子的空间,体验他们美术创作的乐趣

  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生活经验是幼儿园进行美术创造的源泉,幼儿进行美术创作主要依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在教学以外的时间,我们经常带领幼儿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去观察、去体验,特别是让幼儿积极地去参与游戏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创作灵感,从而使幼儿受到情感的、艺术的、综合的、直观形象的教育。

三、创造教育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各种能力,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具有个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我们幼儿教师神圣而艰巨的职责。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实践的过程。在民国时期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陶行知吸收借鉴了西方先进的有关创造教育的思想,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这些思想都构成了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重要部分。我们也要看到,陶行知虽然“拿来”他人的思想,但不会抄袭他人思想,而是在自己亲身实践的基础之上,借助自己认识的进步,发展和改造他人的思想,使之与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相适应。这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最有特色的地方,也是他的这一思想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仍有极高价值的原因所在。

1.  放开思想、胆量,给幼儿充分的自信表现

过去我总是想小班的小朋友是不行的,他们太小了,还不会的,所以常常有一些事尽量去帮助他们完成。在教学活动中也常常是我教、你学,我认真的教,你认真的学,常常忽略了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其实,社会的前进步伐非常快,社会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幼儿当然也是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的。现在的孩子是聪明了许多、能干了许多。结合首脑并用渗透入区域活动中,充分相信幼儿,放手去尝试,能会有创造的。

2.  鼓励提问,对幼儿与众不同的想法给予支持,激发其主动创造

 幼儿的为什么是永远提不完的,这说明他们渴望知识。过去是老师问幼儿答,十分的机械,现在我鼓励让幼儿经过观察,来问老师为什么,这样会让幼儿更有兴趣的去了解,对那些与众不同的想法给予支持,激发其主动创造。例如:美术活动小草和小花中,幼儿出示了一张范例让幼儿来观察并绘画,这时小朋友会问怎么画出来的?”“为什么小花是花菜画的?并让幼儿用切开的和未切开的花菜进行尝试,主动创造出小花。有的幼儿用花菜根敲出来,说是一颗小石头,对呀!我没有说没让你画这个,而是鼓励他的创造。

 幼儿创造性、创造力的强弱,我认为越小越有利培养,所以我要放开手脚,让幼儿充分的来展现其创造力,做个创新型的老师。

3.  启发家长,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其实幼儿的许多创造性思维在家庭中有广泛的表现,只不过这种发展的萌芽有时没有受到家长的重视而被忽视了。所以启发家长重视幼儿在家庭中的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获得充分发展的重要教育环境。幼儿园一般都开设了家长学校,因此,我们应该经常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理论,介绍幼儿教育发展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让他们能够重视幼儿在家庭中的各种求异思维的表现,使幼儿所萌发出来的创造性思维能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如幼儿在家庭里一般不受拘束,他们在亲情的影响下,敢于摆弄家中的一切东西,甚至对父母的专用物品,他们也敢于探究,即使因此受到过父母的责罚,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仍然会对未曾了解清楚的物品再产生探究的兴趣。另外父母的专业爱好、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幼儿的学习指导方法等因素对幼儿的思维能力都有重大影响。鲁迅先生曾经讲过文学家的孩子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熟悉斧锯;军事家的孩子会摆弄刀枪。这说明家长的职业及专业爱好对幼儿的兴趣有直接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还只是模仿式的教育。我们所强调的家庭教育因素,实际上是要求家长要重视幼儿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因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绘画是幼儿心灵的窗口,它反映幼儿内心的情感世界。教师要善于理解、接纳、欣赏幼儿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要善于为幼儿创设想画、敢画、愿意画的氛围,帮助他们大胆地表现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幼儿教育离不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引,当我们在幼儿教育工作中遇到困惑时,陶先生的教导将给我们指明方向。新时代新气象,我们作为教育者应给予陶行知教育思想以新的内涵,这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搓揉中提炼教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连小果﹒浅析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J]﹒人民教育, 20103

[2]王春山﹒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在教育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1

[3]李文文﹒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启发


  • 文章录入:guwy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