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心灵,陪伴健康成长
关注孩子心灵,陪伴健康成长
在师幼沟通中,我们有时会过于急躁,很少考虑时机是否合适,常常过早介入,不断的追问:“为什么?怎么了?怎么搞的?”你说话呀?怎么不说话?······这类隐含不满情绪的追问让孩子们即使有话也不肯说了,从而终止了沟通,这样是失败的教育。教师必须必须转变传统的角色意识,确立新的角色定位,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幼儿的世界。教师只有成为能和孩子一起玩耍、分享快乐的同伴,孩子才会愿意敞开心扉和教师沟通交流,才能陪伴每一位幼儿健康成长。
一、拥有一颗同理心
拥有同理心是进行良好沟通的重要条件。师幼要达成积极有效的沟通,需要教师从幼儿的角度去看幼儿的世界,体会幼儿的心情,思考发生在幼儿身上的一切。
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对我触动比较深。午睡起床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会聚在一起嬉笑打闹一番。昨天下午,我发现皓皓小朋友的眼睛下面青了一块,于是我把他带到身边,问他是怎么回事。皓皓说:老师,是我自己不小心撞的,我起床以后跑跑跑,不小心撞到了柜子上。听他这么说,我也没细问下去,只是简单的叮嘱他以后要小心一点,别瞎跑跑的。
今天早上,小朋友入园的时候,皓皓奶奶把我拉到一边,悄悄对我说:昨天那事儿,是有小朋友推的,而皓皓之所以没对我说实话,是怕我会批评别人,皓皓说他也是不小心,不是故意的,他不希望我责罚他。那一刻,因为皓皓小朋友的这种善良和宽容,我心里有小小的感动和温暖。现在的孩子多半来得自私,能够如此替别人着想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样,我就有点为难了。因为,我既不能让皓皓的善心受到打击,又不能对他撒谎的行为进行包容,这就需要采取一种他能接受的方式,既不否定他的爱心,又要让他知道撒谎的行为是错误的。
于是,吃完早餐以后,我把皓皓带到一边,问他:你是对奶奶撒谎了,还是对老师撒谎了?皓皓小声说:我是骗了老师。我又问:你为什么要骗老师呢?皓皓说:小朋友打了人,老师就会批评他,我怕你批评他,于是,我拉着皓皓的手说:老师心里真的很喜欢你,因为你很善良很可爱,知道要保护好同学,但是你对老师撒谎了,而真正的好孩子是不会撒谎的,皓皓想不想做个真正的好孩子?皓皓看着我说: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骗老师了。我说,这就对了,不论什么时候都得说实话,不能骗人。现在,你知错就改,还是一个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今天,老师就不怪你了,因为你是想爱护同学、帮助同学,但是老师不希望有下一次,好吗?皓皓用力地点了点头。
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小,过眼云烟而已,但是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想一想,它也能沉淀出许多美好的东西。通过皓皓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小朋友的天性是善良的,而在我们成年人的世界里,多了许多复杂的东西,已经做不到如此的单纯了。所以,我们应该用一颗同情理解的心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引导和维护孩子们这种善良的本性,并且最好是能让这种天性得以发扬光大。
二、观察了解,放手解决
我们做老师的有时也会觉得“孩子告状好麻烦”,但是如果老师对幼儿的行为给予正确的引导,那么孩子将很快能够学会独立,自主,学会正确处理同伴关系。教师只有在了解幼儿期社会行为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实施有效的教育行为。
午饭前,幼儿洗手后,都到饭桌上拿好筷子和碗,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吃饭,甜甜已经在吃饭了,佳佳拿着筷子走过他的身边时,不小心用筷子碰了甜甜一下,甜甜抬头质问佳佳:“你干嘛打我?讨厌!老师,佳佳打我。”
佳佳说:“我没打你,就是不小心碰了你一下。就是没打你。”说完还气愤地推了甜甜一把。眼看一场“大战”即将爆发,教师走来,问佳佳:“佳佳,你是故意打了甜甜吗?”“不是,是我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告状。”教师对甜甜说:“佳佳是不小心碰到你,你能原谅他吗?”甜甜不吭声,教师又对佳佳说:“你不小心碰到了小朋友,应该说什么呢?”佳佳对甜甜说:“对不起,甜甜。”甜甜不好意思地说:“没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教给孩子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如教给幼儿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如何向别人提出要求,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等等,这些技能的熟练运用,可以使幼儿避免一些冲突,也使他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对班上一些典型幼儿进行相对应教育。
三、把握合适的教育契机
沟通必须是双向的,教师不但要主动与幼儿沟通,坦诚地告诉幼儿自己的想法,也要鼓励幼儿主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尊重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申辩,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餐后活动时间,我请孩子们看书。孩子们都喜欢专心致志地看着书。忽然,一阵哭声,把我们的眼睛都向门角边转过来,只见妞妞站在那儿哭鼻子,旁边的静怡脸涨的红红的。我快步走过去,问她们发生了什么事,妞妞脸上留下了两行泪水,站在那儿。旁边的展展告诉我说:“老师,静怡抢妞妞的心形贴纸。”说完,静怡把贴纸给我看:“老师,就是这个,我只是想看看,我没抢她的贴纸。”妞妞擦着眼泪说:“就是她抢的,她抢的。”
于是,我把她们叫到身边,让她们说。原来,贴纸是今天早上爸爸奖励给妞妞的,看了也喜欢,就问她要,妞妞不愿意给她看,静怡就一把抢了过来。后来,妞妞就哭了。
你们觉得对吗?为什么不对呀?静怡说:“我喜欢的话,应该问妞妞请她同意后才可以看。”妞妞也说不对,她说:“老师说过,有好看的东西应该一起看,要一同分享,三只蝴蝶也懂得相亲相爱,不分手的。”
孩子自己也会解决问题了,我真高兴。前几天我给孩子们讲过《三只蝴蝶》的故事。于是她们从《三只蝴蝶》的故事中懂得了相亲相爱不分手的道理,已经学会学以致用了,真棒!教师以研究的心态,采取各种方法了解孩子的表现和内心世界,如通过观察和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在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化解孩子间的矛盾,同时,及时利用有利的教育时机、引发孩子内心向上的积极因素以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意义的。
四、学会倾听
教师看到孩子做出一些看似捣蛋的行为,往往会立即喝止,严厉的批评责备他们,却拒绝倾听孩子们内心的真实的想法,以至于错过了一次又一次良好的沟通机会。
区角游戏的时间到了,“建筑乐园”忽然传来了呼啦一声巨响,随即,慧慧的控诉声响了起来,“你干吗?”慧慧怒气冲天的对着洋洋质问着。欣怡也对着洋洋说“你好讨厌,你干嘛要来捣乱呀?”洋洋挠了挠头,想要申辩,还没等他开口,月月就一个箭步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洋洋他来搞破坏,他把我们刚刚搭的居民小区楼给推到了。”我忙先安抚他们,说,“别着急,让我们听听看洋洋是怎么说的。”于是我转向洋洋:“洋洋,他们搭的楼房是你推到的吗?”洋洋点了点头。月月一听,又按捺不住地叫了起来“老师,你看,他就是故意搞破坏的。”我示意让月月先安静下来:“洋洋,你把他们辛苦搭的楼房推到了,他们可着急了,还生气了呢。你为什么要把他们的楼房推到呢,能告诉我们吗?”洋洋仰起头说“今天我开了家拆迁公司,他们搭的楼房是违章建筑,再搭过去的话就把医院的门口堵住了。所以他们的楼房要拆掉。”我一看,原来正是洋洋所说的那样,月月他们搭的楼房占用了医院的等候区。我恍然大悟,洋洋也并非是在搞破坏,而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游戏的行为。如果当时我们没有倾听洋洋的解释而是武断的批评责备他,他必定会含冤负屈了。因此,在游戏讲评时,我们就这一件事进行了讨论,进一步明确建筑乐园的活动范围和“拆迁公司”文明拆迁的要求。
倾听是一把钥匙,是一种沟通中的智慧,只要我们愿意在下结论前等一等,问一问,孩子就会向我们娓娓道来。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有需要时,我们要倾听他们的要求。当孩子想把生活的经历和内心的秘密告诉我们时,我们要倾听他们诉说。当孩子有委屈时,我们要倾听他们辩解,当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时,我们要倾听他们的心声。总之,我们教师这个与众不同的听众,应带着思想去倾听,在倾听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陪伴每一位幼儿健康成长。
师幼关系绝不是一种教训与被教训、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尊重、融洽的关系。建立在这种关系基础上的沟通是开放的,富有情趣的,有利于拓展彼此的经验,启迪彼此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