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对幼儿情感的影响
【摘要】 绘本的出现是以儿童的被发现和儿童观的确立为前提的。在学前教育阶段,绘本是幼儿接触最多的读物,它能带给孩子许许多多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的知识道理和情感。本篇论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绘本的定义与描述;绘本的特征;绘本的作用。经过了解绘本的这些基本特征后,具体列出了绘本阅读可对幼儿的情感产生的影响。绘本阅读使幼儿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绘本的阅读使幼儿充满正能量;绘本阅读中进行的游戏增进了幼儿之间的情感。绘本的选择也需要用心。因此在鼓励幼儿绘本阅读的同时还要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绘本,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关键词】绘本阅读;幼儿情感;良好的阅读条件
绘本阅读对幼儿情感的影响
一、关于绘本
在绘本中图画是主体,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绘本的生命,甚至可以见到一个字都没有的无字书。在绘本中,图画与图画都有连贯性,图画和文字一起担负着叙事,表达情意的功能,图画文字相融,相互服务。绘本就是为儿童设计的,依靠图画和高品质,文学性的语言,或者只有图画而没有文字相结合来讲述完整而有意味的故事的一种艺术形式。
绘本主要以画面为载体向幼儿传达信息,它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与美学特征。绘本塑造的形象具有直观性,利用明丽鲜明的颜色,富有创意的构图设计,充满动感特征的画面完成故事的表达,通过形象直观的故事形象在视觉上对儿童产生直接影响,作品的内容呈现出来的十分直观,让人能够开放性的思考,给予读者多元感受与开阔的想象空间。
绘本的图画具有一种独特的传达性,用绘画来表现食物的特征,同时又蕴含独特的内在的文学性,绘本中的图画是文艺语言的延伸和表达,即使外在的形态是图画但是内在基础依然是文字,因此无字绘本依旧能传达意蕴丰富的故事。 绘本的图文具有趣味性,色彩,线条,形状,构图符合幼儿的审美需求,故事的安排与人物造型设计,新奇,逗趣,好玩,非常吸引儿童的阅读兴趣。
绘本的细节十分丰富,常常隐藏许多画家留下的小细节,大多数与主题息息相关。这些小细节,为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样文字最后想过要表达的内容就更加充实丰富了,同时也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与丰富性。
绘本对于幼儿各方面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直观的画面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利用丰富的形象开阔了幼儿的心灵世界。幼儿期是人生重要阶段,绘本以有趣的故事,精彩的画面,隐于图文之下的意蕴,帮助幼儿理解了生命,亲情,友情,幽默,宽容,合作,勇敢等教育内容。绘本的故事大多数表现的是人性的善良美丽,它以震撼心灵的方式让孩子感知生命,感知爱与认知,感知挫折与死亡等,这些都如幸福的种子深埋在孩子心底,在幼儿人生的不同时期开花结果。
第一点绘本中要阅读的不仅仅是文字,更加重要的是从图画中读出故事,进而欣赏绘画,绘本中的高质量的图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多元化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点绘本阅读建立幼儿视觉美感的基本经验,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优秀的绘本不仅看起来不错,它还展示了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和他们对艺术的崇高追求。第三点绘本不只是用来帮助幼儿成长的工具,而是让幼儿享受阅读,享受快乐,在读书中感受快乐。除了故事本身带来的快乐,亲子共读也能给孩子带来终生受用的温情和快乐,对孩子的人格形成有很大的作用,体现了绘本最重要的作用。绘本中的故事大多美好又温馨,幼儿在欣赏绘本的过程中,能够逐渐的受到绘本故事中善良可爱的角色的影响,绘本所描绘的一个个充满意蕴的故事同样带给了幼儿有关亲情,友谊,勇气等各种正能量。
绘本中的故事往往十分美好,一个个美丽单纯的故事为幼儿创造了一片美好纯净的世界。作家在创作绘本的时候运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向幼儿传达了真善美的世界。它用独特的方式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爱都传达给了孩子,使他们在爱中成长,在成长中获得更多的爱。
例如《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是一本关于亲情的书,男孩狄姆讲述和爸爸在一起度过的美好一天,每个过程和细节都娓娓道来,他对父亲的爱也在这叙述的过程中徐徐展开,他对父亲充满了思念与崇拜。当他每一次大声的告诉别人“这是我爸爸,我的爸爸叫焦尼”就可以看出他多么爱他的爸爸。当幼儿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同样也能想到自己的爸爸,也会充满爱和崇拜。再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小兔子和大兔子在嬉戏,小兔子站着,尽量伸长手臂抓住大兔子的耳朵,好像在要求大兔子听他说话,大兔子蹲着任由小兔子抓住自己的耳朵,脸上充满了宽容温和的笑意。在绘本的最后大兔子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那里绕回来”。整个绘本充满了诗意和爱意,作者在创作这类绘本的时候融入了自己内心的爱,内心最深处的柔软,他们将自己曾经历的生活经验或者自己对这世界美好的期望都融入进作品中,让幼儿在阅读绘本时深受感染并产生强烈的共鸣。 绘本中对亲子关系的描述温柔细腻,它能使幼儿在阅读中自然而然的获得美好的情感。他们可能并不理解什么是爱,但是他们能够知道爱就在身边,能够感受到来自爸爸妈妈朋友的爱,能够试着主动地去表达爱。绘本中这些美丽的画面滋润了他们幼小的心田,让他们茁壮幸福的成长。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父母的陪伴,这一点特别重要,亲子阅读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陪伴方式,亲子阅读不仅能够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还能够让父母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当孩子与父母一起阅读时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感受到父母的爱和陪伴。亲子共读这种方式,能够让孩子从小就在读书过程中体验到快乐,这对于幼儿良好阅读态度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而这种良好态度的形成必定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为孩子日后的学习、工作等各方面奠定有利的基础。这个过程与孩子看电视的过程是有区别的,孩子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是主动参与,而看电视过程中对信息的接受则是被动的,两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而在幼儿园中常用的是大书阅读,具体指幼儿阅读活动中幼儿教师积极介入。可以让幼儿体验到快乐,同时为快乐阅读良好的班级气氛的构建创造了条件,幼儿有了快乐的体验,有助于幼儿在情感忙面获得健康成长。大书阅读的目的绝非单纯局限于知识的分享,也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有趣的故事,一起享受的过程,在阅读中实现了师生互动,使幼儿没有心理压力充满期待的阅读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阅读。幼儿的积极参与,能让教师发现每个幼儿不同的特点和情感,实现师生,生生交流,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每一个孩子都将会长大,都将独自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作为父母老师我们不能帮助他们处理所有他们将会面对的事情,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在逐渐成长过程中充满正能量,积极的应对生活中的大事小事,不要害怕不要退缩,授孩子以“鱼”不如授孩子以“渔”。而这种正能量的熏陶在绘本中有非常大的体现。
例如绘本《勇敢站起来》是利用孩子无限丰富的想像力,以幻想的形式来激发内心的力量,本书以房子机器人为主载,当孩子受到他人的欺凌时,孩子以自己幻想的形式去战胜自己的对手,以至来平复自己的内心世界。书中以浓艳的色彩,大胆的画风向孩子们展示了房子机器人的“行动”,淋淳尽致地描写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以此来告诉孩子“凡事不要依赖他人的力量,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强敌,以此来获取更强大的自信心”。又如绘本《大房子》最开始大房子是一个小镇上最漂亮的房子,它的主人是一个贵族,经常举办舞会。每个来参加舞会的人看到房子都会说:“这房子真漂亮啊!”大房子也为此很自豪。 时间一天天过去,大房子周围有了很多新房子,大房子的主人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离开了。大房子逐渐被人们遗忘了。后来,它被人发现,重新改造成了酒店、餐厅、面包店、甜品店、花店、玩具店-----直到有一天,大房子在一场大火中被烧得面目全非,变成了鬼屋,后来成为流浪儿童的避难所。当警察抓住这些孩子,要烧掉这所大房子后,一位修女提出重新加固房子,和孩子们一起把这里变成了流浪儿童之家。大房子历经了很多的变化,从一开始被人家赞美,到中间的被人遗忘,再到后来变成让人害怕的鬼屋,最好又变成了流浪儿童之家,之间的起起伏伏不正像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吗?有荣耀的时候也有彷徨的时候,也有被人不重视被人遗忘,甚至被人排挤的时候,不管怎么样,人还是要坚强的活着,体验人生百味,人生的起起伏伏,这样的人生也是丰富的人生。这本书充满着满满的正能量,让孩子了解人生百态,让孩子能接受各种各样的生活,我们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幸福了,一旦有一天遇到困难挫折和不如意的时候,一定要坚强,也许孩子还不是非常的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在每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果孩子现在能稍微的理解一些也是非常的难能可贵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积极勇敢的去应对去解决,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孩子,在他一生的道路上都会脚踏实地勇敢向前。
游戏对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可以说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有游戏伴随,游戏对于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游戏这种需求实际上源于幼儿心理与生理两个层面,是儿童的一种精神需求。皮亚杰认为:“心理活动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在最初通常都是以游戏方式展开,游戏从本质而言是为了能够与现实相适应而产生的一种需要。”[1]儿童绘本实际上和幼儿游戏关系紧密,幼儿对绘本特备喜欢,在很大成都上是因为绘本本身富有鲜明的游戏精神,可以使幼儿心理层面的需要得到满足。
绘本情节通常充满趣味,特别生动而且富有波折性,往往会让人觉得出乎意外,可以从深层次的角度对这些带有鲜明的生命需求与生活背景的绘本进一步探究,利用这种绘本对幼儿科学引导,这种带有游戏化特征的绘本情节与阅读活动相结合,可以对孩子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这个绘本为例,幼儿通过简短的对话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进入木头人的游戏状态,实际上为天鹅与鸭子当木头人的游戏故事,在故事表演中,孩子们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随着游戏的进行孩子通常会怎样?孩子一般会说,“我是不可以动的,我的每一根羽毛都不可以动,我必须赢”。就算表演的绘本情节中角色是真实的自我,幼儿也会逐渐演变为故事中的角色,孩子在绘本情节表演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无限的快乐。绘本本身富有的那种游戏精神能够使幼儿很自然地体验到一种亲切感,这样必定会刺激幼儿产生强烈的想读的愿望,当然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幼儿也能够获得一种游戏的快乐,在情感需求方面得到很好地满足。
绘本为幼儿创造了大量的游戏素材,使得幼儿游戏更加丰富,幼儿绘本游戏为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创造了条件,充分利用绘本蕴含的教育意义,为幼儿的情感教育也创造了条件,利用改变绘本,将其改为儿童表演剧,这样会轻松加深幼儿对文字语言的理解与把握,也为幼儿更好地理解图像语言创造了条件,这样能够使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绘本故事,利用绘本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幼儿切实体验到快乐,以《拔呀拔呀拔萝卜》这个绘本为例,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了合作团结的理念,绘本《跟甘伯伯去游河》经过老师改编成儿童剧让参与和观看的幼儿深刻体验到了和小伙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幼儿既能在玩中获得快乐也能感受到绘本中蕴含的情感。
幼儿借助于游戏完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与感知,通过游戏在情感上找到宣泄的渠道,同时获得满足,绘本本身具有的游戏精神切实使得幼儿存在的游戏需要得以满足,这对儿童成长而言,这种精神食粮是必需的。
选择出优秀的绘本对于鼓励幼儿阅读绘本事半功倍。选择绘本必须注重绘本的价值与其内在意蕴,同时还要联系幼儿的实际发展成都与幼儿的兴趣。我们要选择有趣好玩的绘本。天生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这些都是幼儿的特点,绘本创作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游戏心理,使幼儿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要是图画书通过各种技巧,设计出的情节与图画富有立体感,能够产生某种特别的效果,必定容易激活幼儿的兴趣,以《好饿好饿的毛毛虫》这个绘本为例,书中通过剪贴与挖大小不同的洞洞的方式,对毛毛虫所吃的不同食物表示,使得这个绘本充满趣味行,效果独特。还有很多异形书,同时具备绘本的作用,还可以作为一种玩具,通过触摸与翻盖等方式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这种书尤其适合给低幼儿童阅读。
想象丰富的绘本必不可少,幼儿的生活中,想象和现实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所以孩子大多喜欢想象力丰富的绘本,有趣好玩的故事一定能够让孩子爱不释手。
选择有艺术品质的绘本也很重要。绘本带有鲜明的美术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幼儿的美术鉴赏能力得到锻炼,美术性在对绘本进行选择时,需要首先考虑七美术性。当代许多优秀顶尖的绘本作品所展示的艺术创意,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绘本创作的丰富魅力。
最重要的是选择故事性强的绘本。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叙事样式,所以选择绘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作品的完整性和清晰度。对于虽有人物,场景,却淡化故事情节,注重意境的作品一定要注意图画是否有故事支撑。
最后强调的是,书的装订必须保证耐翻,十分牢固,印刷方面应该做到精美,字体的大小需要保证合理适中,可以使年龄层次不一样的幼儿在视觉上获得体验满足。
良好的阅读环境必定能够幼儿阅读产生很深的影响作用,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幼儿的阅读习惯和行为思想。
从幼儿园方面来说,幼儿园的阅读角的布置要巧妙构思,阅读角的布置要安静而温馨,幼儿可以在这个区域获得愉快、轻松的体验。书架的书应当常常更新,将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优秀绘本及时向幼儿提供,使幼儿时常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幼儿教师在指导绘本阅读时要注意策略,多为幼儿提供有益的指导,营造自由开放的阅读氛围,鼓励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阅读中多注意对幼儿情感的引导,阅读中重视幼儿情感的唤醒,使幼儿可以集中注意力进行绘本阅读,愿意去阅读,理解绘本中角色的情感,通过绘本传达的思想引导幼儿健康成长。这对幼儿教师自身情感素养必定要具备一定的水平,幼儿教师必定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幼儿,以爱的源泉滋润幼儿的心灵。
从家庭方面来说,和孩子一起阅读需要父母长期坚持花费许多时间和很大的精力。若能够坚持下来就会使孩子喜欢上阅读并且受益终生。所以当家长空闲时不妨放下手机关掉电视,打开书本陪孩子一起安安静静的阅读一本好书,久而久之,孩子必定会有令人惊喜的成长,家长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有很多收获。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可以从中收获快乐,希望此时的家长能够平等的以朋友的角度去对待孩子,为孩子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这样美好的情感能够让孩子更加轻松快乐的成长。
[1] 彭懿.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2](日).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季颖,译.湖南少儿出版社,1997.
[3]康长运.图画书的阅读过程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黄轶斓.图画书:对话与言说.[J].重庆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5](爱尔兰)克布雷尼.猜猜我有多爱你[M]梅子涵,译.明天出版社,2006.
[6] (瑞典)汉伯格.我的爸爸叫焦尼.[M] 彭懿,译.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
[7](美)卡尔.好饿好饿的毛毛虫.[M]郑明进,译.明天出版社,2008.
[8] S.D.史耐得.一根羽毛也不能动.[M]黄乃毓,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