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育科研  研究论文

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绘本教学的影响

    

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绘本教学的影响

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聚福幼儿园   严晓茜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他对创造教育思想的目的、内容、方法与原则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研究。分析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幼儿园绘本教育的指导作用,对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深有启迪。德国库洛特著的绘本《天生一对》是一本能让你第一眼就喜欢上的绘本。可爱的形象,柔和的色彩,幽默夸张的动作表情,还有那贯穿始终的浪漫情调,这本书可以说是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如何与别人相处。不仅是与自己的另一半,还有朋友、同伴、亲人等等。 我们将《天生一对》这个绘本故事与Flash动画以及电子白板结合开展绘本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以此为例来谈谈在绘本故事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Flash动画以及电子白板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陶行知  创造教育 绘本教学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内容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内容是深刻而丰富的。广义地说,教育的一切范畴都属创造之列。他曾在《育才学校节略》中阐述过创造教育的具体内容:“一是创造健康之堡垒;二是创造艺术之环境;三是创造生产之园地;四是创造学术之气候;五是创造真善美之人格。”这对当时及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指导作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内涵远不限于此,而涉及到更为广阔的领域。 
  首先,生活是创造之源。陶行知指出: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生活教育的宗旨包括培养创造力。人们每一个创造的设想、创造的要求和创造的行动,都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创造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真生活中学习创造,学会创造。 
  其次,行动是创造之始。陶行知所创立的关于创造过程的理论就是:“行动(实践)——思想(认识)——新价值之产生(创造)。”这里所展示的规律是:行动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起点。在陶行知看来,首先要有勇气去行动,才能收获真知,最后才能有创造的可能。他在教育实践中提倡师生一起创造生产的园地,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在创造劳动的过程中渐渐克服自己的弱点,把自己造成“手脑双挥”的人才。 
  再次,思想是创造之力。陶行知批评中国儿童的创造力是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因此他呼吁要把裹头布解开,使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可以突围而出。而真正的创造首先是要有思想,一个人的思想贯通了,那他的头脑也就解放了,创造力也开始释放出来了。创造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有思想、敢思想,最终建立新思想。 
  最后,自由是创造之神。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明确提出了开发儿童创造力必须实行“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眼睛。这些解放,说到底就是还儿童以自由。要让儿童有自由的思想、自由的行动、自由的看和说的机会以及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当然也包括自由的创造。实施创造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营造一个自由、自主的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二、教育实践中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领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我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学,结合新课程理念教学,我更深地体会到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同时在创造教育理论指导下尝试了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

(一)巧妙利用电子白板图片,理解配对,为故事铺垫

     《天生一对》是一个叙事故事,讲述了一位小个头的鳄鱼先生爱上了一位大个头的长颈鹿女士,他们从彼此陌生到相识相知;因彼此相爱而生活在一起,却因为相互间的巨大差异而面临着许多的麻烦;但他们终于勇敢地携起手来,共同打造了幸福的生活,而且还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了奇迹。所以理解“一对”的含义教学中的关键。在故事中,鳄鱼和长颈鹿这两个看似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动物成为了“一对”恋人,因此各自受到种族的排挤,接受异样的眼光,但是他们却相处融洽,配合默契。因此我将“一对”这个概念难点前置,在绘本活动的开始,设计了一个看图配对的活动,在白板中出示图片,请幼儿配对,先是“手套配对”,出示四张手套图,请幼儿配对,这个游戏相对简单;第二,苹果、树、电脑、卡车配对,尽可能的配对,设计多种条件让组合更多,这一环节老师可以提醒孩子:无论是外形相同的还是不同的,只要有理由就可以配成一对。有的孩子将电脑和苹果配对——苹果电脑。接着延伸到孩子自己身上,和朋友配对,并设计一个特别的配对动作。这样就为绘本中“一对”的概念做了铺垫。

(二)运用Flash动画使绘本更生动,激发表达欲望,调动幼儿表达的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兴趣就是幼儿学习的动力的来源,要让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就要调动他们的兴趣。而他们对直观的、形象的东西往往更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多媒体技术通过对声、形、光、色的处理,以动画的形式直观而生动地展示绘本的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从而营造一种优美自然的学习情境,使得幼儿非常乐意而又主动地参与到绘本的阅读中来。回到绘本,活动的第二环节教师用温馨的音乐做背景分段讲述故事。在集体语言教学活动中,有些幼儿由于年龄或语言发展方面的限制,语言组织困难,容易丧失在集体场合发言的信心。采用Flash动画巧妙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抓住眼球,能使这些孩子忘记自己所谓的“毛病”,产生说话的欲望。在分段欣赏中,将本来静态的画面制作成Flash动画,使之动态化,本来绘本中,长颈鹿小姐的手和脚都挂在树上,而鳄鱼先生坐在长颈鹿小姐的身上,而通过多媒体制作后,幼儿看见的是长颈鹿小姐像绳子一样荡啊荡,而鳄鱼先生则坐在长颈鹿小姐的身上荡秋千,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更有利于幼儿理解画面,感受绘本的有趣。而且因为整个画面动了起来,使得原本静态的一种场景变成了动态,孩子们不由的会随着场景的推移变换而心情跌宕起伏,牢牢的抓住了活动的兴趣,使得他们迫切的想看,乐意去猜想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课堂教学的需要,利用多媒体对绘本进行处理。如画面的重组、声音的配置、动画的增加、镜头的特写等,无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一种灵动的状态,极大地增加了绘本的表现力,并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觉,视、听、讲、演,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绘本的阅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幼儿欣赏得更加入神,也更能理解画面,因此本环节中,老师出示动画,提问“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在做什么呀”幼儿往往都能积极主动地回答,这就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愿意说”的环境,让幼儿大胆讲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那些平时不说话的小朋友也跃跃欲试,有前面看到的情境的提示,他们说得异常流利。模拟情境使幼儿产生强烈的说话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使教学气氛显得轻松愉快,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电子白板连贯画面,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

    《天生一对》的内容是具有很强的连贯性,但是由于绘本在呈现方式上只能截取故事一个过程中的一个画面这个特性,使得绘本的故事进程中有了很大的跳跃性而容易使幼儿产生混淆或者不理解。幼儿在自主阅读时往往只能理解单个画面,很难将前后的画面衔接起来,从而理解故事所讲述的内容,感受绘本表达的情感。而动态的多媒体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我们先将静态的画面制作成动态化的Flash,再将一个个画面用电子白板衔接起来,它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把绘本的内容按照自己的教学意图和过程进行重组,使得幼儿能更加生动、全面、清晰的理解故事的内容。绘本是一张张画面,经过一张张画面的衔接来发展故事的,故事显得直白,单调,难以理解,没有趣味性。而通过flash制作后的故事,通过以主人公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的互动来带领幼儿进入故事世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慢慢的出现在幼儿的面前,从事物的一角到事物的全貌,幼儿仿佛身临其境的随着画面的变化逐渐理解感受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的默契,懂得“天生一对”的真正含义。使得幼儿的心总是紧紧的跟随着故事的发展,随着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一起来了解“天生一对”的真正的意义。

(四)灵活运用多媒体,引发幼儿情感体验,突破绘本教学重难点
    传统的绘本教学需要教师一遍一遍地讲述故事,解释每张图片的含义,从而让每个幼儿了解绘本的内容。而通过多媒体多教学内容进行处理以后,可以通过画面的重组,声音的配置,动画的增加,镜头的特写等方面让绘本更具有可看性和可操作性,能充分的调动幼儿多种感官,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活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通过完整的画面和情景的播放,也能使幼儿更容易理解绘本。

没有情感,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会变得枯燥无味。而《天生一对》这本书教会了我们的孩子,如何去交友,如何去对待自己的另一半。有的人可能认为,幼儿园的孩子这么小,就学习这些,是不是太早了。不!一点都不早,我们的孩子有一天也会长大,也要有他们自己的另一半,这本书可以说是潜移默化地交给孩子如何与别人相处。不仅是与自己的另一半,还有朋友、同伴、亲人等等。平等、尊重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就是:“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天生的一对吗?除了爸爸妈妈家里还有谁和谁是天生的一对?”看一个如此让幼儿难懂的社会性知识,以如此诙谐、浅显地告诉了我们的孩子。这一情感正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为此我选用鳄鱼先生和长颈鹿相处的几个片段,将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观察、描述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的相处情况,从而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和谐默契已经超过了种族的不同,这种强烈对比突出了故事中的情感主线,让幼儿迅速地感同身受。 

    另一个情感体会的重点则是当所有的幼儿还在为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受到鳄鱼们的嘲笑和排斥难过时,故事突然发生了转机,一切都出乎大家的预料,一栋鳄鱼的房子着火了,这可怎么办呢?长颈鹿小姐将自己的身体摆成了梯子形状,鳄鱼先生爬上去救出了里面的小鳄鱼,并受到了鳄鱼们的感激和平等的眼神。我认为这正是故事的精华。为突出这种情感体验,我在这种关键的变故到来之时突然停止呈现,故意让幼儿停留在前一种情感体验中,在幼儿充分体会了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的沮丧失望之后,再让最后一幅图片隆重登场.当看到他们救出小鳄鱼,并受到鳄鱼们的感激和接受的眼神后,幼儿一扫先前阴霾的情绪,振奋不已。这种情绪体验正是我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孩子们终于在完整地读完绘本后由衷地体会到:要平等、尊重地对待朋友、亲人以及将来的爱人,适合的才是天生一对!
    通过以上四点,我们不难看出多媒体Flash动画以及电子白板在《天生一对》绘本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价值。许多绘本隐藏着一些现象或内在结构,需要教师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而Flash动画和电子白板正是有效的多媒体。在绘本故事教学中,我们不一定需要多绚丽的色彩,也不一定需要花哨的效果,只需将原本绘本故事中的图片加以制作,通过画面整合,声音的配置,镜头的特写等方式让绘本更具有可看性和可感性,充分地调动幼儿多种感官,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活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多媒体的广泛运用,现在很多教师在看到一个文本后就直接去寻找一个多媒体教具,觉得有了多媒体在手,教学就一定会生动,其实这也是不竟然的。在绘本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魅力和自身的情绪感染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一味的依靠多媒体而忽视了教师自身语言的引导也是不可取的,应该两者有机的结合使用,相互弥补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今天中国和世界的教育发展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无数事实证明,创造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创造教育的研究,对于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实践是创造教育研究领域的瑰宝,对它的研究将是人类教育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冷海英.创建生态环境,促进绘本阅读[J].教育科研论坛,2012

[2]邬玉花.借助信息技术,有效开展绘本阅读[J].考试周刊,2010

[3]胡晓风等.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4]金林祥.二十世纪陶行知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王玉生.中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袁迪.生活教育与创新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陈芳,张丽娟.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安康学院学报,2007,(2). 
    [8]熊贤君.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探微[J].教育研究,1999,(2). 
    [9]王祥.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5,(7).

  • 文章录入: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