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育科研  研究论文

“生活即教育”启示

    

生活即教育”启示

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聚福幼儿园         陈岑

内容摘要: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只有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并学会在学习与生活中与人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的素质。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  启示

一、什么是生活教育

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正如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新课程惟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对每个学生个体而言,生活世界是第一位的,知识世界是从生活世界分化出来的,是为生活服务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利用鲜活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无论是光明的一面还是阴暗的一面,让孩子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用心去触摸、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学会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只有将整个社会变成学校,教育的对象才更丰富,教育的意义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生活教育的现状   

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同时陶行知认为生活的矛盾无处不在,生活也就随时随地在发生教育的作用,因此,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在受什么教育。从中可以看出生活环境的影响。这令人想到我班有位幼儿,今年上小班了,还不会吃饭,也不吃饭,当时我就问孩子的家长:“那孩子为什么不吃饭,那平时又吃什么呢?”孩子妈回答:因为小时侯吃饭梗塞过,所以后来就不吃了,就吃面条、圆子、饺子等。因为怕孩子吃饭再梗塞,所以就不给吃,以至孩子到现在都4岁了,还不吃饭,吃面食也要妈妈喂。类似的案例不是少数,很多孩子由于父母过度保护或忙碌,由爷爷奶奶照顾,受到溺爱,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其实,这样他们在生活中受到的教育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他们就如温室的花朵,到外面遇到风雨就会倒下。过这种不合理的生活,就是受不合理的教育。

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教育的产生离不开生活的需要,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都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决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决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决定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生活是大众惟一的教育”,是生活即是教育。是好生活即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即是坏教育;是有目的的生活,即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即是无目的的教育”。反过来,“过的是少爷生活,虽然天天读劳动的书籍,不算是受着劳动教育;过的是迷信生活,虽天天听科学的演讲,不算是受着科学教育”。也就是说“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教育对生活具有促进作用,教育改造或改进人的生活。同时,教育通过经验、文化的传承,从而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陶行知认为,教育所追求的是高尚的生活,完全的生活,精神上的生活,连续不断的生活。陶行知把教育看成是人的生活,即生活过程是受教育的过程,人的一生应该在不断的教育中延续和发展。同时,教育又是人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建构人的完满高尚的生活,即实现人生的价值。也就是说,教育是生活原本应有的东西,是人生原有的,不是外加在生活之上的东西,教育与生活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

四、生活教育的实际运用及反思

幼儿园的课程我们认为,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幼儿的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幼儿要求的变化。《幼儿园纲要》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如还在角色游戏中的理发店,工作人员会空闲到自己玩工具,问之为什么时,幼儿会回答,没人来理发,这时我们就引导幼儿,平时生活中理发的经过和发现,通过回忆,发现洗头的形式可以从水洗发展到干洗,可以按摩、敲背,这样一来,事情就多了。发现这些后,幼儿就把生活中的理发形式巧妙的运用到游戏中,也更好的学会了理发。在折叠衣服时,有的孩子怎么教都不会,此时老师不是急于求成,不是因孩子做不好而包办代替,剥夺孩子的自主发展权,而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展实景练习、个别引导和创编拟人化儿歌((衣服)两臂伸直向前抱一抱,然后弯弯腰)来帮助幼儿等,让孩子反复实践,慢慢习得,从而积累生活的经验,掌握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技能。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作为教育者要立足于“生活即教育”,充分实践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具有其科学可取之处,但同时,不能忽视学校教育的作用。在幼儿教育中,“生活教育”论对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改善教育过程和教学方式,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所以生活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材。

 

  • 文章录入: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