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教科研工作要点
2014年下半年教科研工作要点
昆山市教育局教科室
二〇一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2014年下半年教科研主要工作,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2014年工作意见,以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研究重点,坚持教育科研与课堂教育紧密结合.努力做到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服务。
一、课题研究扎实推进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发挥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的先导作用。立足教育科研服务于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决策与发展实践,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
重点抓好几个课题,以点带面,形成氛围,促进学科课题研究的深度开展。通过开展讲座、展示、研讨等活动,加强对各校的教育科研的交流和指导。
全力做好教育局承担的重大课题研究,切实搞好“十二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有优教:基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践研究》子课题《昆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个案学校做好相关的研究工作。
关注教师的小课题研究,加强已立项的市级微型课题的管理和指导工作,通过专题研讨会、课堂展示活动和个别交流等形式指导教师进行研究,规范研究过程,交流研究成果,推广研究经验。
继续加强教育实践研究。坚持贯彻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核心、以提高为重点、以服务为方向、以实践为根本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学校的教育实践研究。
二、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继续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制定学校教师科研培训计划,组建教科研专家,发挥教科研专家及讲师团的作用,以专家引领推动全市教科研工作。鼓励和扶持一线教师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以教学科研提升教学质量,以教研科研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认真组织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师资培训工作,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注重主体参与,注重联系实际。切实做好新教师的培训、指导工作,借助昆山市“新月杯”教科研比赛开展活动,为他们的成长搭建平台,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围绕教育教学实际开展课题(或微型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经验总结或心得。
继续办好第二届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帮助和支持他们加快成长。通过研修与培训,骨干教师在学术素养、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等方面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加强第二期名师工作室的管理,选好学员,制定工作室工作职责,协调指导开展活动。做好工作室不断成长工作,不断提高工作室的活动质量,达成培养目标,并逐渐形成有特色的有成果的工作室。
三、科研理论有所突破
针对我市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教育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和调研,列出相关的研究课题,组织相关的研究团队,做深入的研究,力求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就我市校际间教育科研均衡发展、基础教育质量等热点问题积极开展相关调研,以促进我市十二五期间基础教育的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进一步发挥教科研在教师成长中的引领作用,以活动为抓手,扎实抓好各类教科研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素质,使他们在课堂实践、课题研究、论文写作各方面得到快速提高。
发挥本市教科研骨干的作用,以送教下乡的形式,举办各类教科研讲座,促进新教师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做好教科主任培训工作,就常规工作、课题管理、特色建设等内容培训,提高教科主任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有亮点
做好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工作,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上岗培训,组织参加苏州市上岗认证工作。分批对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进阶培训,开展青年班主任教师和德育干部的心理工作坊工作。
开展多样性活动,以片为单位开展活动,做好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的指导督查工作,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观摩研讨活动和学生个案的研讨活动,组织心理大巴进校园活动,做好五联小学的“我与你同在”单亲家庭子女关怀公益创投活动。
五、科研成果不断呈现
进一步规范教科研工作的管理,促进我市学校教科研和校本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正常化,在这过程中争取出一些成果。继续开展部分学术带头人“城乡联动”课堂教学展示观摩活动,促进学术带头人向更高层次发展,并形成部分科研成果。探索城乡合作课题研讨交流活动模式,促进教科研向纵深发展,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并形成一定的特色。围绕课题研究组织观摩、研讨、沙龙等活动,积极搭建平台,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高研班学员的个性成长,争取有初步的理论成果。继续开展精品课题培育和创建工程,更好地引领全市课题争创省市精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