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配置(小中大部分主题计划)
小班主题教育计划
主题名称:相亲相爱一家人 | |||||
年 龄 班: 小班 | 预设时间:(三)周2月 18日—— 3月8日 | ||||
主题说明
| 家是人生的起点,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和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幼儿在家中感受并享受着来自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料;孩子们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向家人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 在本主题中,幼儿在多种活动中,感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温暧和幸福,知道如何关爱家人,知道家人是如何关爱自己的,一家人在一起要相亲相爱,学习关心与尊重家人,用多种方式表达出对家人的关爱与感激。 | ||||
主题目标 | 1.知道自己家庭的成员,感知一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喜欢自己的家人,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愿意听他们的话。 2.了解集体生活中的新规则,知道一日生活中主要环节的要求,并乐意按要求去做。 3.对家庭成员的主要特征感兴趣,能大胆尝试用摆放、粘贴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知,表现自己的发现。 4.能跟随老师边念儿歌边按节拍做模仿操。 5.能安静地入睡,学会自己扣纽扣、解纽扣,叠放衣服。 6.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物品归类,能学习使用方位词,能手口一致地点数7以内的数。 7.能连贯的唱歌,并根据歌词内容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 ||||
主要 学习 活动 | 第(01)周 | 第(02)周 | 第(03)周 | ||
语言:小熊醒来吧 (综合P12) | 语言:亲亲热热一家人 (综合P22) | 语言:我的好妈妈 (综合P14) | |||
音乐:袋鼠妈妈 (综合P15) | 音乐:扶爷爷奶奶走路 (综合P10) | 音乐:好妈妈 (综合P21) | |||
美术:爸爸的领带 (综合P18) | 美术:布娃娃 (五大领域P181) | 美术:给妈妈做礼物 (综合p17) | |||
数学:这是我的家 (综合P16) | 科学:我家的电视机 (五大领域P173) | 数学:小明的家 (综合P26) | |||
健康:丽丽起床了 (五大领域P99) | 社会:夸夸我的家人 (综合P8) | 健康:小鸡的一家 (大全P173) | |||
自主性自主性游戏活动 | 角色游戏 | 多多家:提供各个家庭成员所需的 帽子、纱巾、手提袋,重点观察幼儿扮演家庭中的哪些人物,扮演快乐的一家人。 贝贝银行:提供电话机、银行挂牌。重点观察幼儿是否学会热情迎接小客人。 芽芽医院:提供挂牌、针筒等。重点观察幼是否儿知道看病的正确流程。 青青超市:提供各类物品、挂牌,重点观察超市工作人员能否热情接待客人。 | |||
室内区域活动 | 美工区:提供油泥、泥工板、牙签、模具等,引导幼儿用油泥制作各种各样点心。 生活区:提供练习扣纽扣的底板和小花,引导幼儿为白色花扣上扣上好看的花朵。 益智区:提供自制娃娃,嘴巴做成各种形状,引导幼儿根据嘴巴形状喂相应饼干”阅读区:提供《拔萝卜》和《小熊醒来吧》磁带、头饰,引导幼儿进行表演讲述。 表演区:提供袋鼠妈妈、宝宝头饰、磁带,引导幼儿结伴装扮并表演。 科学区:提供大小不同的瓶子和瓶盖,引导幼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拧瓶盖。 建构区:提供积木、积砖等,引导幼儿用积砖创造、搭建自己的“家”。 | ||||
户外区域活动 | 涂鸦区:提供颜料、毛笔、反穿衣等,目标:引导幼儿大胆使用工具大胆涂鸦。 表演区:提供各类道具、头饰、服装等,目标:引导幼儿使用道具进行大胆表演。 种植区:提供小铲子,浇水桶等,目标:引导幼儿学会照顾花草,锻炼动手能力。 建构区:提供各类积木、箱子等,目标:引导幼儿探索多种不同的玩法。 沙水区:提供一些运沙车、桶子、铲子等,目标:引导幼儿学会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游戏,体验玩沙的乐趣。 | ||||
其他游戏 | 表演游戏:《萝卜回来了》、《小熊醒来吧》、《亲亲热热一家人》 结构游戏:《房子》、《我的家》、《直升飞机》 智力游戏:《闹花灯》、《宝宝送物品》、《找一找》 音乐游戏:《北风爷爷别神气》、《袋鼠妈妈》、《扶爷爷奶奶走路》 专用教室: 第一周:美术室(搓元宵) 第二周:图书室(我妈妈)建构室(宇宙飞船) 第三周:美术室(妈妈的裙子) | ||||
环境创设(主题墙和游戏环境) | 主题墙: 1.班级环境要温馨,充满童趣,设备安全,便于幼儿使用和活动。2.班级某一面墙壁上开设“涂鸦区”,大幅图画纸,提供油画棒,让幼儿自由涂鸦。 游戏环境:1.开展角色游戏“娃娃家”。 2.幼儿可以自带一样自己最喜爱的玩具或依恋物入园,在“温馨小屋”内自由活动,稳定幼儿情绪。 | ||||
日常生活 | 1.餐后与幼儿一起欣赏和自己家人之间的照片、录像等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2.请幼儿带有关自己成长记录的照片到幼儿园,与同伴共同翻阅,并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进行讲述。 3.能安静地入睡,学会自己扣纽扣、解纽扣,叠放衣服。 | ||||
家园互动 | 1.请家长帮助一起收集家庭成员的照片、录像等。 2.请家长与孩子共同翻阅有关孩子成长记录的照片,同时向孩子讲述当时父母养育孩子的辛苦和乐趣。 | ||||
特色课程 | 三级子课题:《利用童话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研究》 第一周《十二个跳舞的公主》 第二周《金钥匙》 第三周《三个懒汉》 | ||||
中班主题教育计划
主题名称:你快乐,我快乐 | |||||
年 龄 班:中班 | 预设时间:(三)周2月18日——3月8日 | ||||
主题说明 | 主题《你快乐,我快乐》来自于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经过一个寒假,孩子们又长大一岁,在新年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各种快乐,在你快乐 、我快乐之间逐渐体验各种快乐,从而体验到大家的快乐,进而获取各种表达快乐的方式,体验家庭的温暖、关怀与快乐、有爱。学习关心周围的人,并通过各种活动,感受并明白让别人快乐就是让自己快乐的道理。 | ||||
主题目标 | 1.知道自己长大一岁了,在新学期里要不断进步,会做更多事情,有积极向上的愿望。 2.会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认识家庭,体验家庭的温暖、关怀与快乐有爱父母、长辈以及爱家庭的情感。 3.愿意保持愉快的心情,乐意尝试用多种方法让自己和别人快乐。 4.能有感情的朗诵儿歌,理解并仿照儿歌的结构大胆想象,进行仿编。 5.能听信号有精神的走跑跳,学习新操,动作有力、到位。 | ||||
主要 学习 活动 | 第(01)周 | 第(02)周 | 第(03)周 | ||
语言:微笑 (综合P23) | 语言:花灯谣 (综合P5) | 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 (综合P28) | |||
社会:系鞋带 (综合P36) | 科学:明亮的光 (生成) | 社会:夸妈妈 (生成) | |||
音乐:大家来看灯 (综合P7) | 音乐:有只小燕子 (综合P31) | 音乐:不再麻烦好妈妈 (综合P18) | |||
美术:会变的脸 (综合P26) | 美术:开心帽 (综合P31) | 美术:台布设计 (综合P16) | |||
健康:我的开心法宝 (综合P30) | 体育:学新操 (综合P11) | 健康:好吃的豆芽 (综合79) | |||
数学:接下去是几 (综合P12) | 数学:连连看 (综合P27) | 数学:圈数字 (综合P33) | |||
游戏活动 | 角色游戏 | 蝴蝶医院:提供各类药品,幼儿能根据药品的种类和价格进行买卖。 叶子小屋:新增幼儿的照片等,引导幼儿在游戏时能交流自己长大发生的变化。 小馨家:提供小桌子一个、餐具若干、灶台一台等,引导幼儿可以及时的整理好家中的物品。 螳螂美发店:提供各类理发的用品,如:假发、吹风机等,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发型并尝试给小朋友理发。 | |||
室内 区域活动 | 生活区:提供鞋带让幼儿练系鞋带,提供绸带让幼儿为娃娃系蝴蝶结。 益智区:提供圈数字操作卡,让幼儿学习按物体的数量圈出相应数字。 美工区:1.提供各色油泥、小胶粒若干,引导幼儿搓“元宵”,并尝试用不同材料做“馅”。鼓励幼儿尽量将元宵搓圆。2.提供不同形状的相框,幼儿自由装扮相框,并绘画“我们一家亲又亲”“我和朋友亲又亲”等,分送给自己的父母和好朋友。 建构区:提供房子的照片和图片,使用辅助材料搭建小区的楼房模型。 阅读区:1.提供脸型模具,引导幼儿在模具上大胆表现自己的表情,并与同伴讲述与模具上表情相关的开心的事、生气的事等。2.提供各种灯笼,师生共同搜集一些浅显易懂的谜语,并用图画形式表现,贴在灯笼上,引导幼儿玩编谜、猜谜游戏。3.幼儿两人一组,分角色讲《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 快乐舞台:两人一组,一人扮妈妈,一人扮宝宝,根据歌曲内容表演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 ||||
户外区域活动 | 表演区:提供丰富的道具,如:表演服装、乐器、头饰、胸饰等。活动时鼓励演员们在演出时声音尽量要大点,注意声调的高低起伏。 | ||||
其他游戏 | 表演游戏:《下雪天像过节》、《微笑》、《花灯谣》 结构游戏:《灯笼》、《美丽的花灯》、《我的家》 智力游戏:《开学啦》、《找车牌》、《空格处是几》 音乐游戏:《咚咚锵》、《有只小燕子》、《大家来看灯》 专用教室: 第一周:生活操作室(搓圆子)、美术室(闹元宵)、科学探索室(我的变化) 第二周:建构室(花灯会)、图书室(我的好妈妈) 第三周:生活操作室(美味的蛋挞)、美术室(贺卡)、科学探索室(美丽的蝴蝶) | ||||
环境创设(主题墙和游戏环境) | 1.搜集有关元宵节的民俗物品(如:花灯、剪纸、食品包装盒)、图片和音乐等。开设“元宵节民俗风情展”。 2.在室内书架上提供关于家具或台布设计的图书与画报,供幼儿欣赏,从而学会自主设计。 | ||||
日常生活 | 1.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将带来的家庭成员照片以“我的家”为主题. 2.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帮助幼儿讲述关于“我的家”的内容。 | ||||
家园互动 | 1.请家长配合,协助孩子搜集各种“元宵民俗风情展”的物品以及用来制作花灯的材料,并教会孩子一两个谜语。 2.请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当地的元宵节灯展,有目的的引导幼儿观察花灯的外形特征,从而增加幼儿的感性认识以及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体验。 | ||||
特色课程 | 三级子课题: 第一周《森林里的聚会》 第二周《哭脸和笑脸》 第三周《交朋友》 |
大班 主题教育计划
主题名称:最后一学期 | ||||
年 龄 班: 大班 | 预设时间:(二)周 2月18日——3月1日 | |||
主题说明
| 到了大班下学期,这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期了。在这个学期里,孩子们会更加珍惜在幼儿园的美好生活,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与做事,发展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同时也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与憧憬在本主题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参观小学、分享图书等活动,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引导幼儿发展良好的生活、阅读和学习习惯,养成做事有规划、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品质。 | |||
主题目标 | 1.回顾在园三年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为自己与同伴的成长感到欣喜。知道自己再过一个学期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对小学生活有初步的了解,并充满向往。 2.了解各种书的名称和用途,知道要爱护图书,喜欢和同伴分享书籍,并愿意给弟弟妹妹讲故事。 3.知道在学习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能正确对待困难,并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困难一定能被克服。 4.了解书签的作用,尝试使用绘画、剪贴的方法制作书签,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5.懂得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6.正确认读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能发现生活中数字的多种用途,以及数字在人们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7.能唱准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掌握切分音的唱法,并能用不舍与怀念心情演唱歌曲《最后一学期》。 | |||
主要 学习 活动 | 第(1)周 | 第(2)周 | ||
语言:寒假趣事 生成 | 语言:小熊图书馆 指导用书P7 | |||
健康:明亮的眼睛 指导用书P9 | 体育:花样鞭炮 生成 | |||
音乐:最后一学期 指导用书P6 | 音乐:挪威舞曲 指导用书P17 | |||
美术:小书签 指导用书P16 | 美术:成长周记 指导用书P19 | |||
社会:小鸭子迷路了 生成 | 科学:多变的云 生成 | |||
数学:有趣的数字 指导用书P10 | 数学:一周有七天 指导用书P18 | |||
自主性游戏活动 | 角色游戏 | 龙猫家:能与同伴回顾娃娃家游戏的玩法并且能够合理分配角色、丰富游戏情节,并相互合作开展游戏。 龙猫画廊:尝试运用陶泥、绘画、手工等方法表现自己长大后想做的职业。 龙猫银行:回顾“银行”游戏的方法和规则,能有序整理银行的钱币,并及时进行记录。 龙猫医院:鼓励幼儿收集各种游戏所需的废旧材料,根据自己游戏所需进行有效的利用。 | ||
室内区域活动 | 建构区:图书馆:引导幼儿用单位积木创造、搭建自己心中的“多功能图书馆”。 美工区:1.制作图书:提供大小一样的纸张、彩色笔、胶棒、订书机等,引导幼儿自己绘制图书。2.美丽的书签:提供树叶、纸张、各种笔、彩带、打孔机等,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有特色的纹路及图案来制作书签。 表演区:1.提供《最后学期》和《挪威舞曲》的音乐伴奏带,幼儿结伴唱歌、舞蹈。2.娃娃家提供购书卡,引导幼儿带着宝宝去书店买书、看书。 益智区:1.视力表:提供视力表和描眼眾,认识视力表上的标记,知道测视力的规则,并能和同伴互相合作测视力。2.电话号码:提供画有不同物品数量的图片,引导幼儿根据物品数量写出相应的数字,组成电话号码。 科学区:一周计划表:提供表格、1-7的数字、幼儿会做的事的图片若干,引导幼儿按自己的需要在表内规划一周计划,并请老师拍照打印,或自己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生活区:系鞋带:提供练习系鞋带的底板(上面画上鞋子的图案,在穿鞋带的地方打孔)和鞋带,请幼儿为每一只鞋穿鞋带、系鞋带。 阅读区:提供《小猫钓鱼》和《小熊图书馆》的故事书,各角色胸饰,并鼓励幼儿根据故事内容,戴上胸饰进行表演并讲述。 | |||
户外区域活动 | 种植区:提供种植工具,目标:引导幼儿关心、爱护自己种植的植物,感受生命的成长。 建构区:提供各种碳烤积木、塑料积木,目标:指导幼儿建构,需注意卫生以及安全。 创意涂鸦:提供粉笔、水彩笔和黑板,供幼儿选择,目标:让幼儿感受涂鸦游戏的乐趣。 冒险隧道:提供地垫等,目标: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提供相应的游戏帮助和指导,促进每个幼儿的自我发展。 | |||
其他游戏 | 表演游戏:《会变颜色的房子》、《寒假趣事》 结构游戏:《新年的家》、《我的小学校》 智力游戏:《上学去》、《你会写数字吗?》 音乐游戏:《堆雪人》、《最后一学期》 专用教室:第一周:科学探索室(螺丝组装玩具)、建构室(1)(动物园) 第二周:图书室(我是小学生)、美术室(2)(花灯)、生活操作室(烤红薯) | |||
环境创设(主题墙和游戏环境) | 1.布置墙面“我的问题”,教师收集、展示幼儿的问题,幼儿用绘画等方式提出自己的可题。 2. 展示幼儿提出的“小问号”和问题的答案,表扬爱探索、爱动脑的孩子。 3.在阅读区收集、提供类似《十万个为什么》的图书,供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阅读。能根据幼儿的兴趣,提供相应的资料(图片、书刊、音像资料等)。在科学区增加有关声、光、电、力的玩具材料,供幼儿探索。 | |||
日常生活 | 1.鼓励幼儿在运动中能注意控制自己的运动量,觉得累了及时休息、擦汗。 2.晨谈时,教师和幼儿可以围绕心中的“小问号”进行话题讨论。从拼,的的持快的 3.散步时,引导幼儿在户外关注环境变化,鼓励大胆提问和探索。 | |||
家园互动 | 1.请家长协助指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鼓励孩子提问,并耐心解答问题。 2.提醒家长注意季节变化、气候影响与孩子身体保健的关系,引导孩子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避免着凉生病。 3.请家长介绍-一些与孩子生活关系密切的科技产品,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激发孩子的学习愿望。 4,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自制科学小玩具,如不倒翁、万花筒等,带人园进行展览,激发孩子的创造热情。 5.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收集并相互介绍有关生活中的创造发明,感受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鼓励家长引导孩子自制电话号码本,与好朋友建立联系,引导孩子给同伴、亲戚朋友写信。 7.鼓励家长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人们传递消息的方法、途径。 | |||
特色课程 | 三级子课题:《开展亲子共度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研究》 第一周《魔法亲亲》 第二周《傻鹅皮杜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