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教学园地

家园合作中家长参与之主动性调查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查阅各种周刊、杂志,“家园合作”这一词汇无疑成了“高频”的代名词。家园合作,从字面上不难看出,是家庭(或社区)与幼儿园之间的一种相互协助共同对幼儿施行一定的教育目的的活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服务。[1]然而,现阶段,经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后发现,关于家园合作问题,在幼儿园领域研究内容比较丰富,提出了许多以幼儿园领导家庭对幼儿贯彻一定的教育目的的建议与措施。然而却片面化了家园合作的内在含义: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做促进儿童发展的主题,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家庭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家园合作过程中,幼儿园与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家长的相互作用也是十分重要且不可规避的。

笔者查阅了许多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关于“家园合作”的优势及对幼儿发展的若干方面起到的作用已有许多前辈提及并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释,而对于家园合作的主要参与者---幼儿园和家庭两者的角色定位普遍认同的是“双主体”定位,即两者都是家园合作的主体,应拥有平等的地位。但是对于这两个角色的主要代表人“教师”和“家长”本身如何以实际行动把握和思考“平等地位”的实践意义的,多数文章只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的建议,且多是站在教师(幼儿园)立场展开的。基于此,笔者想通过本次调查,深刻了解家长们在家园合作中的角色意识,其对“家园合作”的认识,从家长(家庭)的立场为更好地发挥家庭(含社区)这一主体在家园合作中的作用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文献综述:

关于“家园合作”意义探寻:

陈鹤琴先生早在一九二七年就曾说过“幼儿教育是一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2]这是从幼儿教育的复杂性思考幼儿教育作用的发挥必须由家庭和幼儿园双方共同合作。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具细微的任务。”[3]这是从教育划分的层面强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作用对人的培养的意义。家园共育的主要特点就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家庭教育有自己的优势,家庭成员与幼儿之间所特有的血缘、亲情、教育方式等对幼儿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苏M.B.加梅佐 M.B.马秋欣娜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园关系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培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4]此外,良好的家园关系在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师和幼儿园的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良好的家园关系不仅是密切教师、儿童、家长之间关系的纽带,还可以带动三者的共同成长与提高。

因此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的水平,幼儿园和教师不能死守着自己原有的活动计划,而要积极主动与家长合作。

关于“家园合作”中主要参与双方角色分配问题:

而细化家庭与幼儿园的分工,马卡连柯说过“学校应当领导家庭” [5],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来看,教师是最具有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应该占主导地位,教师和幼儿园应该是家园合作的发起者、协调者以及家园合作活动的策划者。而在此,学校凭借其相对更为专业的幼儿教育观念与策略对家长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建议,发起一定的富含教育目的的需要家长配合参与的家园合作活动。因此,从活动的发起角度来说,学校的领导地位明显高于家庭。

然而从活动参与角度而言,幼儿园与家庭却不应存在地位差别。不应存在幼儿园领导家庭,家长被动接受幼儿园安排,只机械的协助教师完成某些活动,甚至成为教师的“配班”甚至某个活动中孩子的贴身保育员。

因此又产生了对家庭和幼儿园两者如何沟通联系,保持平等地位的讨论。

相关家园合作沟通方案解析:

张富洪在《家园对等沟通模式的创建》一文中谈到:“家园对等沟通模式是指幼儿园与家庭在不断增进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幼儿园向家长坦诚地介绍本园的规章制度、管理措施或工作事实等,在确保双方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稳固的关系。它是家园合作关系中最理想的模式。该模式注重创建新型的家园沟通理念,创新家园合作伙伴关系,善用现代家园信息沟通技术,以努力改变当前家园合作中普遍存在的"以幼儿园为中心、家庭只是被动配合"等地位不对等现象。[6]”在这种“家园沟通模式”中,幼儿园与家庭在利益一致的前提条件下相互了解,以此为基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稳固的合作关系,即保证了双方地位的一致性与沟通的顺畅性。同时,他也提到了善用现代家园信息沟通技术,使其为促进家园联系服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家园联系沟通的新途径。

家园合作的前提是沟通和相互了解,在此基础之上方能以共同的目标----为幼儿的发展服务开展一系列活动,从活动中有所斟酌地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

至于具体的如何提高家长主动性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莫瑱梅老师提到:家长参与完善班级的教育管理,旨在老师、家长和学校的管理者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崭新的协作关系,教师在教育幼儿方面受过专门的训练,掌握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家长有亲身的教子经验,对幼儿的了解较为全面,双方在共同的目标下,沟通信息,交换意见,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实事求是的反映幼儿的真实情况,建议家长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协助教师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7]由此出发,则可以通过让家长参与完善幼儿园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家长在切实地参与之中发挥其主动性,从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和管理中所扮演的学校的参观者、支持者和配合者的角色,转化为幼儿园的志愿者、管理者和决策者。

上海宝山区真华幼儿园则提出以下措施:通过每个班的每学期的工作承诺与家长建立起合作教育的桥梁;为了更多、更快地了解每个孩子,教师们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进行家访,加强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做到了因材施教,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在实验幼儿园成长起来;在家园联系栏里达到爱心的传递,提供如午休小报、健康提示、五一放假温馨提示等家长所需的信息;。根据本阶段的重点研究课题和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活动结束后,了解家长的反馈意见,以便教师深入沟通;结合不同时期家长教育孩子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开展有针对性的家长专题讲座;组建一支热心班级管理,有活力、有号召力与有凝聚力的家委会队伍的家委会,由教师培育并不断表扬与总结家委会的工作,提升家委会工作的成就感;在双休日,教师牺牲休息时间与家委会的成员一起,组织家长与孩子开展各类亲子活动,通过严密的活动设计、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充分的活动宣传,使家长明确每次亲子活动的目的、要求、注意事项,使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利用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丰厚的教育资源,使之成为幼儿园最忠实的教育伙伴,共同分担教育孩子的共同责任。[8]上述措施站在幼儿园的角度为家园合作提供了许多比较具有实践意义的行动方法,然而,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其地位的不平等,虽然倡导着家长参与,但实际操作实践过程中家长始终为教师所摆布,在教师的指挥下完成各项“分配”的任务,并未真正做到使家长参与其中,主动发挥与幼儿园共同合作对幼儿的教育提供帮助的效果。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在如何提高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主动性方面,家长真正的想法不被重视,站在家长的角度体会其在家园合作过程中的切实需要,从而为实现合理的有效的家园合作提供可操作、易接受的建议显得十分必要。

 

研究设计:

研究目标:通过对家长关于“家园合作”的思考的调查评估家长参与的主动性,并根据本调查结果为更好地开展家园合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研究内容:家长对认为什么是“家园合作”,从家长角度分析家园合作的意义,了解家长眼中家园合作的已有做法并由此评价家长参与的主动性。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法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11
  2. 《陈鹤琴全集》第三卷·陈鹤琴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3.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4. 《年龄和教育心理学》苏M.B.加梅佐 M.B.马秋欣娜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5. 《马卡连柯教育文集》·马卡连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6. 张富洪·家园对等沟通模式的创建·幼儿教育【J】,  编辑部邮箱 2011年 Z3期
  7. 莫瑱梅•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J】
  8. 《幼儿园工作章程》·上海宝山区真华幼儿园 
  • 文章录入: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